微信运营小技巧!
最小的运营栏
前不久华为的一条的推特,刷爆了国内外的社交媒体。该推特主要是恭贺2019新年,内容中的文字和图片都没问题,唯独下方一行小字引起了大家的关注,内容为:“Twitter from iphone”(库克都要笑醒了)。
该消息被浏览了1.6万后,才紧急删除并重发了条。事后华为对相关人员都做出工资降一级,月薪减5000的处罚。(分分钟就被罚掉一个个税起征点工资。)
即使再小的展示窗口也是重要的运营位。
公众号文章中最容易让人忽略的就是“作者栏”。大部分情况下,如果不申请原创,很多文章都不会填写作者。
大家想想看,一篇微信文章我们能自主决定的无非是:封面图、标题、作者、正文和阅读原文这五处。不填写“作者”相当于浪费了20%的曝光位,实在可惜!
书中就建议“作者栏”除了填写作者外,还可以将其视为一个“广告位”。“内涵福利”、“文末报名”等可以往里写。如果你接到广告,可以把广告主的大名写在作者栏增加曝光度。
没事分一下
合理的分割线会让文章结构清晰,并能调节阅读节奏。一般情况下,可以直接使用第三方编辑器中的定义好的样式。
如果自己会美工设计,那最好自定义一个分割线,以提升公众号品味和识别度。当然如果想偷懒,直接使用“1,2,3”这种小标来划分。
而书中给出的建议是用小标题,除了能起到分割的作用外,还能让读者方便地了解文章的关键点。
因为现在很多读者都习惯了快阅读,当打开一篇文章后会快速划到底部,通过小标题掌握文章的结构和逻辑,最后根据阅读数、点赞数和留言判断是否值得花时间。所以精彩的小标题显得越来越重要。
杂志化
作者觉得订阅号应该像一本杂志。订阅杂志的人不会从头看到尾,而会直接翻到自己感兴趣的文章。
网友之所以会订阅一个公众号,是觉得与公众号的三观相同,或对他(她)有用。即对公众号有一个明确的预期,知道会发布自己感兴趣的内容。
《硬核运营》作者的公众号很早就在文章中加入了栏目。
而我觉得自定义栏目的好处有两点:
- 明确公众号定位。在选题时围绕定好的栏目展开,就不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。深耕某一领域才能筑起自己的护城河。
- 读者各取所需。每篇文章一开头就亮明所属栏目,让读者很容易分别,该文是否是自己的菜。如果是就慢慢往下看;如果不是直接关闭退出,节省时间。为读者节省时间就是为自己节省时间。
本文来源于网络,若有侵权请联系3449817223#qq.com,将在第一时间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