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后台自运营,如何从0到1吸引UGC
1.1子节点的新增,编辑和排序
每个平台默认有一颗基础类目树,点击菜单进入该类目树详情页,以选中的“休闲零食”这一节点为例,第一个页签“节点详情”为当前节点的明细,包括三个信息:“名称,描述”,是否最小分类(必填,单选)。最小分类的概念是指在运营维度该分类已达到平台所需的最小粒度,没有必要在其下继续细分分类。
对于非最小分类的节点,选中该分类还会有额外的两个页签,第二个页签是在当前分类下新增的子分类,第三个页签是当前分类下一级子分类的排序操作。
子分类排序
具体的页面交互细节就不说了,值得注意的有二:
万一一个分类刚创建的时候被定义为了最小分类,例如上图中的“油炸商品”,后续商品SKU太大,运营需要继续细分,就需要变更这一定义,同时也有可能有分类创建的时候是“非最小分类”,后来需要变更为“最小分类”,这个时候需要校验一个逻辑;‘当前分类及其子分类有无关联商品,若有,则不可删除;若无,则可以删除。
1.1 基础类目的属性管理
对于是最小分类的节点,则其没有子分类的新增和排序的页签,而是有额外的页签:分类属性。具体页面如下:
分类属性这个页签主要是定义当前分类的商品具有哪些属性。这里有几个概念需要先解释下。
属性分组:由于一个分类的属性有时会很多,可能即是上百个,所以又引入了属性分组的概念,把形容某一类特征的几个属性归组织归属于一个组,这样在前端的规格参数里可以按后台设置的属性分组按序展示。
属性的用途:分为基本、系列和导购。基本属性是指该属性会被展示在前台商详页的规格参数里。
2. 品牌管理
品牌管理的意义在于,维护一个平台共有的品牌库,商品新增和编辑的时候,只能从品牌库选已有可用的品牌,从而避免前台一个品牌多个名称,同时在运营过程中也能清晰的按品牌维度操作。
品牌管理主要分为品牌的查询、新增、编辑和删除。具体的新增、编辑页面如下:
其他细节不一一敖叙述,有三点值得注意:
一个品牌可以维护多个品牌别名,中间用;隔开即可。维护别名的意义主要在于方便用户前台搜素;
只有“启用”的品牌,才能是商品编辑的时候被选中
删除品牌时,只有当前品牌没有被商品选中,且品牌状态为停用,才能删除。
3. 属性管理
属性管理主要是建立一个属性库,以精准描述商品,为用户提供必要的商品信息,就像我们形容一个人,会用身高、年龄、性别。
4. 商品管理
经过上面的步骤,建设好基础分类,建设好品牌库和属性库,维护好基础分类的属性,就可以来新增一个商品了。商品管理模块同样离不开商品的查询、新增、编辑、删除以及商品的状态控制。
首先讲下商品的状态控制。
本来自营的B2C平台没有商家和平台之分,但为了大家更好的理解商品的新增、编辑、删除,审核,上下架、巡查各种操作,故特意假定自营也是一个特殊的商家,故上述流程引入了商家和平台的概念。具体对应的商品状态有新增、待审核、待上架、审核不通过和已下架5种。
4.1 普通商品的新增
商品新增的入口在商品查询页面,或者商品详情页。点击新增按钮,出现如下弹窗,其中商品类型分为普通和虚拟,仓库性质为国内仓,直邮仓,报税仓,商品分类为欲新增商品的基础分类。这三个字段决定商品维护的信息不同,以及含该商品的订单处理流程不同,故需要再新增第一部定义。
4.2 系列商品的新增
系列品的概念前文已经讲过,简单举例说下,就是一件衣服S/M/L不同的尺码,或者不同的颜色。对于这样的商品,有的平台运营后台在后面维护成一个SKU,但带有不同的销售属性,个人认为比较好的做法是,把每个最小物理单元在系统中都维护成一个单独的SKU,只是在前格和库存等多有商品信息,都是每个独立的SKU控制。
具体的系列商品怎么聚合而成,且看下图;
具体的交互和逻辑就不讲了,只提一个问题给大家,为什么我要限制系列品的类目和品牌?
还有一种商品形态,组合商品(即将两个独立的SKU A和B打包在一起卖,同时A和B独立也在售卖),不过组合商品现在的应用实际上也没有那么广泛了,就简单讲下吧。
对于组合商品通常有两种实现形式,一实一虚。实的是指组合商品C=A+B是一个独立的SKU,与普通商品一致有必要的商品信息(例如图片和文描),用户下单时系统里生成的订单商品表里直接记录该独立SKU=C的信息,只是在该订单发往WMS履行时,才将A和B而不是C退给WMS,该方式会带来一系列例如库存,销量统计等的不便,故个人认为可行的方式是走虚的路线。即在新增组合商品时,实际只是新增了一条价格设置,当用户在前台搜素到A时,A的详情页会稿纸A+B的组合优惠价,用户一起将A和B加入购物车结算时优惠的组合价生效。该种方式组合的商品没有独立的商品信息,但库存管理简单,下单主流程改动较小,对于系统而言,轻而且方便,也实现了以优惠带动目标商品销量的根本目的。
5. 前端分类管理
前端分类是指PC或者APP中便于消费者定位某商品而又运营童鞋管理的一种分类,此分类与基础分类最大的不同,在于基础分类是定义一个商品是什么,有什么属性,不同基础分类之间的属性按理是不一样的,一个商品只能属于一个最小基础分类。
前端分类是与消费者联系比较密切的一个分类,与消费者的认知趋同,贴近消费热点,比如IPHONE 7 128G黑色这款手机,即可能出现在前端‘双摄像头手机’分类下,还可能出现在”大屏手机”分类下,或者将各个品牌最新旗舰手机聚合成一个分类,归属于“畅销旗舰”分类下。
前端分类不局限于一颗,有可能PC是一颗,H5和APP是一颗,也有可能APP上不同的频道页的都有独立的分类树。
前端分类数及其分类节点的查改增删就不一一细说了,这里只简单讲一个问题,怎么把商品聚合到某个前端分类节点下?其实这无外乎一个选品的功能,按照基础分类、品牌和单个SKU三种不同维度筛选出商品,然后聚合即可。
前端分类建好了,商品也关联好了,怎么展示在前台相应的位置上?这个简单点了,可以由前端页面接口中写死;更进一步,可以由CMS模块来做配置,指定某页面展示某分类数。
黄冈微信公众号运营、网站开发、微信小程序开发、VR拍摄制作找湖北东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
本文来源于网络,若有侵权请联系3449817223#qq.com,将在第一时间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