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软件开发行业的痛点有哪些?
一个项目的开发,很少有阶段性的。开发完了,交给运营就好了。如果发包方的项目是成立的,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:
1,如果发包方是一个传统公司,仅仅是为了做一个官网或者官方简单的应用。功能要求都是非常基础的。那么开发完成,运营就好了, 最多增加一些后续维护费用。所谓的威客平台, 小外包服务商,都可以做。因为技术门槛低,持续开发需求少。所以做一票赚一票,但是做好就结束的事情。对于开发公司来说,也并不是持续的生意。解决的问题是低级的需求。我认为此类型的业务,对发包方来说可有可无。对开发公司来说, 一样可有可无。适合很小的初级开发团队去完成。收益也不高, 重点是成就感和持续性不好。
2,如果发包公司是一个重要的系统, 这就是另外一个场景。核心还是一个经验和认知。 发包方并不能准确识别技术能力。仅仅从过往,概念去判断。技术方真的能理解这个业务么?开发能力真的能匹配么?后续的服务和持续怎么弄呢? 很多公司被技术逼死,浪费了大量的时间。 到底是什么原因, 谁的责任? 我想双方都有责任。技术开发外包,理念上重要的一个错误认知就是:大家还是甲方乙方的来。 但殊不知,技术外包, 其实是一个深度的合作,大家必须心要齐,目标要一直, 要相互包容。可是双方往往缺乏了这个共识。 这是失败的起源。
要解决根本的问题, 我个人觉得还是解决的问题:
沟通的时间,大约在开发时间的1/3乃至1/2。 谁来做?平台来做?程序员来做? 并不是说不能做成,而是太难了。没有充分沟通,结果可想而知。沟通这个事情,80%应该由产品经理实现,20%由技术来实现。 所以,第一步,要解决的是沟通机制的问题。 如果这块做好了,能提升很大的项目成功率。 我们的做法一般是派驻1-2名产品经理,直接入驻, 可能1-2个月的时间。天天在客户公司做调研,拉着客户的人开会,从基础操作层到业务管理层,不断的反复的聊。 这是我们的沟通方法,同时, 这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本文来源于网络,若有侵权请联系3449817223#qq.com,将在第一时间删除。